作者:李哲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2月6日下午,中国石化官方微博发布的这则消息,当天得到800多万次点击阅读。
“电话被迅速打爆,合作伙伴在3小时内就找到了。”中国石化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道。截至2月7日中午,中国石化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据初步估算,到2月29日,中国石化将实现新增产能至60万只/日,到3月10日,实现新增产能至100万只/日以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中国石化并不孤单。一大批能源企业坚守在战“疫”的大后方,保障医疗物资供应。在口罩、消毒液紧缺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开足马力生产口罩所需的无纺布,中化集团加班加点生产消毒液,洲际油气则是遍寻全球,采购口罩支援疫区。
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受疫情的影响,口罩成为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约占全球50%。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但是即便如此,口罩在部分地区仍然供不应求。N95和KN95等有过滤防护等级口罩,其核心原料是医用聚丙烯以及聚丙烯制得的熔喷无纺布。
记者了解到,进入2月以来,中国石化已向市场投放聚丙烯等医卫原料1.5万吨,预计2月还将向各大医卫材料客户保供生产原料约8万吨。“抗疫期间,中国石化生产的医疗卫生用物资相关原料一律不涨价;旗下3万座加油站油品除执行国家原有调价规定外一律不涨价;易捷便利店经营的非油产品一律不涨价。”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说道。
就在中国石化为寻找口罩机而发愁之时,中国石油兰州三叶实业公司(以下简称“三叶实业”)副总经理刘艳莉也在为生产口罩的原材料着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三叶实业紧急上马两条医用口罩和一条N95口罩生产线,用于支援抗疫所需。为保工期,三叶实业在紧急订购口罩机的同时,向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以下简称“西北销售公司”)发出了采购口罩无纺布的援助需求。
“接到指令后,我们立即发动下游客户,联系口罩纺粘布、熔喷布厂家。经反复协调商榷,最终锁定两条采购路线:一是直接从成都铂昊新材料公司采购无纺布成品,提供给三叶实业;二是从道恩股份(002838.SZ)的山东、上海工厂采购口罩布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再提供给西北地区唯一的熔喷布厂家陕西科达智特公司,生产医用口罩“M”阻隔层的熔喷布后,最后供给三叶实业。”西北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最终,经过反复磋商,2月13日,三叶实业收到了成都铂昊新材料公司发来的首批9.5吨医用口罩纺粘布、熔喷布的销售合同。“这下好了,我们的口罩生产原料终于有了着落!”刘艳莉激动地说道。
而刘艳莉接到的原材料,或许最初的起点来自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正在满负荷生产高端医用无纺布原材料H39S-3聚丙烯产品。1月1日至1月21日,大连石化公司共生产H39S-3产品1.17万吨,同比增加了近18%。
“疫情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中国石油相关负责人说道,“截至2月18日,中国石油今年已累计生产医用料9万吨,出厂近8万吨,比原计划超产105%。”
“在车间过年”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化集团所属扬农集团旗下的瑞祥公司氯碱车间接到指令,立即召回正在过年休假的员工成立了“抗击疫情先锋队”。
“在车间过年,虽苦虽累,但感到自豪。”瑞祥公司员工鲍寿臣说道。连日生产物资让鲍寿臣略显疲态,但他的生产热情依然高涨。
“接到指令后,氯碱车间迅速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工段段长和生产骨干参与的次氯酸钠(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生产保障组和技术攻关组,全力转入防控疫情保障生产。”扬农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按照惯例,春节前氯碱车间已经做好了产线大修的准备。但是面对突发的疫情,安全生产次氯酸钠产品成为了更加重要的事情。上述扬农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组织了技术骨干进行论证,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延迟了已准备就绪的车间大修计划。”
自1月25日起,瑞祥公司50多名员工轮班坚守在岗位上,为生产抗疫急需物资次氯酸钠拼尽全力。“我是1月26日大年初二一大早赶回来的,随后加入生产保障组。”瑞祥公司电离工段段长吴沛回忆,消毒液所需的次氯酸钠产品浓度相对较低,故要调整工艺参数。由于次氯酸钠的浓度在10%左右,低于工厂平时生产的涉水次氯酸钠浓度。“为了将抗疫消毒物资产能最大化,技术攻关组对原料投放、配比、出料浓度和质量进行精准调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20%的产能。”扬农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最终,在生产保障组和技术攻关组的共同努力下,瑞祥公司电离工段实现24小时满负荷生产,每日可供应次氯酸钠产品175吨。
与此同时,承担着次氯酸钠对外供应任务的仓储部包装工段,也忙得热火朝天。由于消毒液需求量突然增加,包装工段临时增加了三个灌装龙头。“最忙的时候,一天包装供应了800多桶、20多吨的次氯酸钠。”一位一线员工说道。
“全球购”支援一线
2月14日,北京漫天飘雪,在首都机场的物流仓库外,装卸工人正在有序地卸下刚刚清关的货物,叉车上装满了一箱箱N95口罩。“这批口罩是从哈萨克斯坦运送过来的。现在卸装的有5万余只。”一名现场指挥装卸的工作人员说道。
洲际油气副董事长兼总裁陈焕龙告诉记者,“2月8日,我们紧急开会做出了利用公司在海外的资源和人脉去寻找防疫物资货源的决定。随后,我们联系了哈萨克斯坦的工作人员。”陈焕龙表示,“洲际油气驻外员工心系祖国,在全球医疗防护用品大抢购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寻找采购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运往国内,捐献给抗疫一线。”
洲际油气位于哈萨克斯坦的马腾、克山公司接到指令后迅速开始行动,利用在当地的资源采购口罩。“当天夜里,哈萨克斯坦的同事传来消息,当地找到了一批口罩资源。我们立刻决定出手买下口罩,能买多少买多少。”陈焕龙说道。但是,当洲际油气的工作人员抵达现场的时候,口罩只剩5万余只。“购买口罩都是当面使用现金结算。而且,这个时候口罩的价格涨得很厉害,几乎是一时一价。”陈焕龙表示,洲际油气决定先拿下这5万余只口罩运回国内,剩余的人员继续在全球寻找口罩资源。
2月10日晚间,洲际油气的工作人员冒着哈萨克斯坦隆冬凛冽的寒风,紧急运输物资。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将一百多箱N95防护口罩安全搬运到机场货运处。在当前的疫情形式下,海关出关和货运是另外一个更大的挑战。“当时,中哈空中航线已基本关闭,陆空客运停运且恢复时间未定。”洲际油气工作人员说道。“洲际油气一方面想方设法寻找货源,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作为,联合哈萨克斯坦华商总会,一起向使馆寻求海关出关和航空运输的外交援助。使馆非常积极地与哈萨克斯坦方面沟通,并很快收到好消息。”洲际油气工作人员说道。
2月13日,物资顺利抵达北京首都机场,随后顺利完成清关。“看着这些口罩顺利抵达国内,我心中的石头也落地了。我们可以选择直接捐款,可是我们认为现在最稀缺的还是口罩等医疗物资。此外,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深入发展也具备了在全球寻找资源的实力。这批物资到达中国后可以起到最直接的效果。”陈焕龙看着眼前的一箱箱口罩说道。两个小时后,2万只口罩被运往海南。其余的3万只则被运往武汉,定点捐赠给金银潭医院和协和医院。陈焕龙表示:“这只是我们捐赠的第一笔物资,目前公司已经协调欧洲地区去寻找其他符合医疗标准的设备和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