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传明
从结缘农药的青春无悔,到标准与检测工作的欣欣向荣,一项工作坚守32年,她做到了。她初心依旧、忘我依然,编制我国农药标准化“十一五” “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我国农药行业技术进步和农药产品质量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就是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化集团化工事业部下属沈阳化工研究院沈化测评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欣昕。
2016年,对我国农药行业来说注定不平凡。当年6月24日,《中国化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刊发重磅消息——《我国首次制定农药FAO标准》。消息传来,整个行业都为之兴奋、为之振奋。这个“首次”,意味着我国终于打破国外农药巨头的技术垄断。这个“FAO标准”,更意味着我国终于打破国外农药巨头的技术垄断,在国际农药标准领域里响亮地发出了中国的声音。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这第一个由中国科学家制定的农药国际标准中,每一个条目里都凝结着赵欣昕的智慧和心血。
从2009年开始,赵欣昕带领FAO标准制定团队,以沈阳院自主研制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唑菌酯为载体,开展唑菌酯国际标准制定系列研究。唑菌酯杀菌活性高、与环境相容性好,是一种优秀的广谱杀菌剂,已获得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多国发明专利。
赵欣昕团队以测评中心两间OECD GLP实验室为平台,进行唑菌酯杂质的合成及分析、毒理学实验研究、分析方法开发等纷繁、复杂的工作。经过5年时间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团队终于在2014年建立了我国首个创制新农药CIPAC(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分析方法,并于2015年递交全套的新标准制定所需实验研究资料,向FAO提出标准评审申请。
2016年6月中旬,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农药规格联席会议(JMPS)上,我国创制新农药唑菌酯原药和悬浮剂两项FAO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并于2017年2月正式发布,成为我国首个创制新农药的FAO标准。这两项标准将成为唑菌酯产品开展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和技术保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药的安全性日益关注,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的态度“零容忍”,生产高效、低毒、环境安全的农药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农药标准化工作的带头人,赵欣昕深知责任重大。按我国相关规定,每个标准发布5年后,都要结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行业和国际新要求等进行重新修订。近几年,赵欣昕带着团队加大了高效、低毒、环境安全农药标准的制定力度,加强了对老品种农药标准的复审和修订,增加了有害杂质限量指标,缩小了与国外同类产品标准存在的差距。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研路上痴心不改。多年来,赵欣昕组织完成数百项农药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组织制定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负责农药标准体系的研究,不断完善农药专业标准体系建设。2017年,赵欣昕组织完成25项农药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对标准送审稿、报批稿严格把关,顺利通过审查。
2017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20家首批“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试点单位,沈阳院名列其中。赵欣昕介绍说,沈阳院标准与检测中心作为农药和染料领域的试点单位,不仅为相关标准制修订提供实验验证服务,还将探索标准验证工作与地方行业标准化政策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立项、企业标准验证,以及标准排行榜评定、“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等任务。
农药标准和质量检验,赵欣昕一肩挑两担。2010年,沈阳院将“组建农药理化研究GLP实验室”列入了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赵欣昕被任命为农药检验GLP实验室QAU主任。为了尽快获得国际认证,她多方收集资料,与各级专家、领导和同事们共同研究制定建设方案。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她始终坚守在一线,从GLP体系建立到项目审查,每一项自己都要亲自参与。2011年12月,农药理化研究GLP实验室获得OECD成员国荷兰政府的认证。
为保证GLP实验室良好运行,赵欣昕对每一份报告、每一个数据都认真审查,避免出现错误。通过开展全分析和理化实验研究,不仅提升了实验室的技术优势,为沈阳院带来显著经济效益,而且缩短了我国农药产品在海外登记的时间,为扩大我国农药对外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赵欣昕组织建立完善的5批次全分析及理化实验GLP质量体系,顺利通过荷兰OECD GLP 审查和复评审。
32年来,赵欣昕矢志不渝地奋战在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战线,付出了很多艰辛,也收获了很多喜悦。她主持制定的标准,曾荣获原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5年,她主持工作的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被评为“十二五”全国化工行业先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7年5月,赵欣昕带领的FAO团队荣获中化集团创新奖。2018年2月,赵欣昕被沈阳化工研究院评为特等劳动模范。而对于荣誉,赵欣昕看得很淡。她所有的努力,只为沈阳化工研究院的企业形象更加炫美,只为我国标准与检测工作的行业旗帜更加灿烂夺目。
(本文获“我和我的祖国”首届中央企业故事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