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为了蓝天——记中化集团劳动模范、中化蓝天氟碳化学品事业部副总经理、研发与技术中心主任杨会娥

时间:2013-09-04     来源:中化集团
视力保护色:

“催化剂的研究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要小心地收集每一个实验数据。”一身蓝色工装的杨会娥,全神贯注地紧盯仪器,进行着新一代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试验。这位国内氟化工领域的资深专家还说:“试验成功之前,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其中的滋味真是痛并快乐着。”

杨会娥是中化集团下属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的氟碳化学品事业部副总经理,同时兼任研发与技术中心主任,20多年来,她一心一意扑在了“补天”事业上。“ODS替代品”,对于很多人而言,最多只是个专业的环保名词,人们可能只知道它能减少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而对于杨会娥而言,这份“补天”事业倾注了她的全部心血。

从一代HFC-134a催化剂的单一技术,到覆盖一至四代催化剂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如今在国内,每两辆汽车中,至少有一辆在使用中化蓝天的“金冷牌”HFC-134a制冷剂;无论是HFC-125一、二代系列催化剂,还是更新的ODS替代品四氟丙烯催化剂,这些成果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杨会娥的参与、主持和见证下,实验室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成果,在打破国际技术封锁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化蓝天在国内氟化工ODS替代品领域领跑者的地位。

从零开始,摘取“王冠上的明珠”

时光回到1993年,刚刚毕业的杨会娥被分配到了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从事国家“八五”攻关项目——HFC-134a关键技术氟化催化剂的研发,而此项技术堪称ODS替代品技术研发“王冠上的明珠”。“这就是一种缘分吧。”杨会娥笑着对记者说。

在那个信息还不发达的年代,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基础薄弱的形势下,自主研发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杨会娥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地查阅资料,一遍遍地进行试验,“实验室—食堂—家”,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一晃就是六年。

积跬步至千里。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那是1999年11月份的一天。”杨会娥至今仍记得这个特殊的日子,那一天,熬了6个年头的她终于出了头:当看到99.9%的高效率值时,杨会娥险些从椅子上高兴得摔下来,她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实验室,甚至整座办公楼。“从没见她这么大声说话。”她的同事们和她一样也都兴奋不已。

这样的实验数据,宣告了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氟化催化剂技术,第一代催化剂技术研发成功!国内首套200吨HFC-134a装置也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样品。

杨会娥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中化集团投资成立中化近代环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为她和同事们将HFC-134a产业化的梦想插上了“翅膀”。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杨会娥马不停蹄,立即着手开发第二代催化剂。

“要想国内第一,一定要精益求精。”于是,她和同事在商州和临潼各找了一个工厂进行放大和成型工作。“为了紧盯实验数据,她主动住在厂区。那一年,雪下得很大,天气特别寒冷,可她住的地方连暖气都没有,而且粉尘特别多。就这样,直到两个月后,催化剂终于成型了,强度也达到了生产要求,她才松了一口气。”杨会娥的同事张文庆回忆说。

2003年,使用二代催化剂的国内首套5000吨/年的HFC-134a装置成功投产,中化集团氟化工业务就此走上了发展快车道。第二年,该项目被陕西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而催化技术更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居安思危,不断翻越新“岭域”

虽然中化集团的ODS替代品系列产品已经在国内市场打响,但和国外先进技术对比起来,杨会娥“永不知足”也“心有不甘”。参考着国外专业报道和相关文献,她开始了催化剂的进一步更新换代。

第三代催化剂开发的重心开始向催化剂理论及机理方面倾斜,更注重理论与细节。在研制过程中,杨会娥不设定指标、不追求量化,做工作全靠自觉。“研发很多时候是未知的,非要写个指标的话,就会赶鸭子上架。”杨会娥还不定期地参加行业会议,她觉得也许别人的某一句话,就可能对她有所启发。

通过无数次的论证,2006年,HFC-134a第三代催化剂成功用于生产装置,使产能又提高了30%以上。

“有了前三代催化剂积累的经验,路子越来越清晰,方法似乎也更明确了。”杨会娥告诉记者。很快,2010年,第四代催化剂研发成功,活性提高了10%,单程活性周期由原来的40天延长到了50余天。

“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领得了潮流。”这是同事们给杨会娥的评价。除了车用空调制冷剂,杨会娥还发现了家用和商用空调市场这块肥肉。于是,在原有催化剂基础上,杨会娥带领团队开始了家用及商用空调制冷剂HFC-125的研发。在一代催化剂基础上,2012年,二代催化剂正式应用,效率提高15%以上,并且稳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杨会娥意识到,虽然目前HFC-134a的技术已经国际领先,但是其 GWP(全球变暖潜值)还在1000以上,属于温室气体,这与她“补天”事业的终极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于是,杨会娥及她的团队主持开发了两个替代品的合成工艺,并取得百公斤级样品,GWP值大幅降低,又一次为中化集团氟化工业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将来产品的替代工作做好了技术储备。

言传身教,带出精益求精团队

在杨会娥看来,年轻就啥事儿都敢干,虽然能力小,但是气场不能弱。在200吨装置建设之初,由于厂区食堂没建起来,杨会娥就在农民家里吃饭。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咸菜夹馍、大碗的面条和热乎乎的大馒头。“我吃得很香嘞,那时座位不够,我就站着或者蹲在那儿吃。”

在做药用HFC-134a产品研究时,杨会娥主动出击,从电话簿里找到了陕西省药检所领导的电话,在进行简单沟通之后,她就直接跑到所长办公室谈,“反正年轻嘛,我不怕。”杨会娥笑着对记者说。六年过去了,药检所的主管人员换了好几茬,但是公司的科研实力、产品口碑已牢牢树立,杨会娥的工作为公司药用HFC-134a的生产销售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带队伍时,杨会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的想法可以‘好高骛远’,但是做事情时一定要‘脚踏实地’。”

杨会娥所带领的研发部共有70多人,研发人员以硕士生为主。在工作中,杨会娥从不吝啬,她会将方法和诀窍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只要一有时间,杨会娥还是会钻进实验室。

工作了5年的刘坤峰一直从事催化剂的研发,从协调员到项目主管,从HFC-125二代催化剂到新一代ODS替代品催化剂的研发,刘坤峰最感谢的就是杨会娥。“她经常让我们自己提想法,形成方案之后她亲自改,并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错误,使我们得到了很快的成长。”在杨会娥的带领和熏陶下,研发部的人员个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在氟化催化剂关键技术的保障下,中化蓝天先后在陕西西安、江苏太仓建成了总产能30000吨/年HFC-134a生产装置和28000吨/年HFC-125装置,生产能力在亚太地区第一、全球前十。这些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过半,创下优异的经营成绩,累计销售额超过40亿元。

面对困难,杨会娥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怕失败”。凭借这个信念,杨会娥一次次寻找突破口。面对从事的事业,她说,“这一过程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会争取创造更好的环境使他健康成长。虽然过程艰苦,但是成果却让我欣慰。”

作者:高杰 蒋洪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