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凯晨6楼的玻璃窗,明媚的阳光洒在办公室内的绿萝上,使人忘记了窗外料峭的寒意,彷佛回到多年前那个春天。
那是1992年4月的一天,李银熙第一次迈进外贸信托的大门,当时的她想不到自己会在这家公司一待就是23年。23载寒来暑往,光阴消磨了风华,却带来成熟的魅力;23年冬去春来,风尘暗淡了容颜,却将智慧浸润心灵。
外贸信托总经理徐卫晖这样评价:“银熙是公司的‘八朝元老’,在这个淘汰率很高的行业,这份经历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她这个人,积极向上、善于学习、坚韧不拔、顾全大局,战略执行和团队领导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2015年,李银熙分管的金融市场总部实现信托收入4.78亿元、证券信托事业部实现信托收入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为公司利润作出重要贡献。
精耕细作厚积薄发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在收获累累业绩的背后,是李银熙辛勤耕耘的身影。
外贸信托并不是她的第一份工作。1985年,从吉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李银熙先后在人民银行和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任职。来到外贸信托,她的第一个岗位是综合计划部统计分析员,没多久就被调到金融部做人民币资金存贷款和同业资金拆借业务。
回忆起信托职业生涯的头十年,李银熙告诉记者,虽怀抱满腔热情,在混乱动荡的行业背景下,也只能默默蓄力,难有大作为。2001年是我国信托行业发展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混业经营时代,信托行业野蛮生长,曾遭遇五次整顿。
正因经历过那段特殊的日子,李银熙特别珍惜2001年以后的机遇。随着“一法两规”的出台,信托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业经营,近千家信托公司推倒重来,压缩到最初的58家。在集团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外贸信托重新注册登记,回归本原业务,并委派李银熙负责筹备理财服务中心(现在财富中心的初级阶段),从而为公司开展产品直销、客户服务和银信合作的信托业务打下了基础。
十年磨一剑,李银熙迎来了她亮剑的时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2003年1月,理财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除了手下仅有的两个兵,没有客户、没有渠道、没有自有资金支持,产品发行要做到一分不能多一分不能少,否则就是发行失败。困难还不止这些,市场对信托产品不了解,对信托公司还有存疑……
自古华山一条道,只能一个渠道一个渠道上门,一个客户一个客户讲解。李银熙,这个朝鲜族女性,性格温和而坚韧。“我们都叫她李姐,她是个很nice的人,从不呵斥部下。”证券信托事业部总经理卫濛濛说,“对客户更是如此。一次,我跟她去一家银行谈合作,对方是个普通职员且态度倨傲。我们等了两个小时才见面。尽管如此,已是公司高管的李姐,并没有任何不快。”
正是依靠人盯人、蹲现场的方法,李银熙和她的团队逐渐打开了产品发行通道,积累了高净值客户群,储备了银信合作的战略客户资源,而队伍本身也得到了磨练。
也正是凭借这种坚韧,李银熙和团队从发行单只几百万规模开始,到发行单只上亿规模的产品,一次次成功,一次次突破。2005年6月9日,她们成功发行了凯晨世贸中心6.9亿元贷款项目的信托产品,在北京金融业引起轰动。一位外贸信托的老员工至今记忆犹新:“这一大单之所以顺利发行,与招商银行的支持密不可分。可结果招行反过来感谢外贸信托,说是通过这一单的发行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巨大的发行潜力”。成功实现与招行这个战略合作伙伴达成合作的,正是李银熙和她的团队。目前,双方战略合作更加紧密、全面和深入,包括“公募一哥”王亚伟等知名私募投资机构都成为外贸信托与招商银行合作的证券信托产品的投资顾问。
抢抓机遇开辟蓝海
2009年,升任外贸信托总经理助理的李银熙兼任金融产品总部总经理。当时,总部下设四个部门,业务存在一定交叉重叠。有着丰富经验的李银熙依托与招行的合作基础,将产品一部定位于全方位服务战略客户招商银行的大客户部,将产品二部与三部整合,定位于全方位服务光大银行和其他重点银行业务需求的业务部门,同时力推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专业化。调整后的金融产品总部及时抓住经济上升周期理财市场和信托行业发展的机遇,开拓创新,连续多年成为公司的创利大户。
2011年,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投资业务指引落地。由于外贸信托储备了一支专业团队,只用了近半年时间就顺利通过监管机构的答辩和现场验收,成为全国第二家、北京第一家取得该项业务资格的信托公司。之后,外贸信托在股指期货业务中一举占得先机,成为信托行业市场份额最大、专业化水平最高的信托公司,得到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认可和赞誉,为证券业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
虽然开局得力,但公司内部对事物管理类信托的服务模式和发展趋势仍然存在争议。“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2013年1月,徐卫晖总经理到任后,将证券信托作为战略业务重点培养,加大人力和IT投入并于2014年将证券产品部独立为证券信托事业部。
受益于证券投资信托专业化和公司战略的强有力支持,以阳光私募受托清算服务为核心的证券信托业务穿越牛熊,以每年平均50%的高速增长,且不占用公司自有资金,不依赖刚性兑付,这种商业模式在李银熙眼中,恰是一片真正的蓝海。
很快,A股市场就迎来了一波气势恢宏的上涨和惊心动魄的下跌。
“李姐,XX证券又出幺蛾子了!”卫濛濛十万火急地闯进李银熙办公室,“他们要断专线!”“别着急,坐下喝口水慢慢说。”李银熙不疾不徐。这是去年8月份股灾期间的一幕。
“这是我入司23年以来最大的挑战。”李银熙坦言。上半年,股市火爆,业务量成倍增长,一人要干三人活。下半年,股灾突袭,非常态的管理压力、政策多变压力、客户安抚压力、合作机构沟通压力、员工队伍稳定压力排山倒海而至,李银熙和团队面临高强度的危机攻关和全方位的压力测试。赶项目、赶估值、赶申赎、监测市场风险、沟通预警平仓方案、配合各方机构检查和应对突发事件,李银熙一刻也不敢松懈。“当听到客户因平仓预警电话嚎啕大哭时,当收到券商通知要掐断专线时,当知道明天监管机构要现场检查时,可能同时还有某位员工的辞职信,其实我的内心也处在崩溃边缘,但大伙都看着,必须稳住。”李银熙坦言。
“无论顺境逆境,她总是精神饱满,走路很快,手下的人受她影响,语速也比别人快上几分。”徐卫晖眼里的李银熙充满了正能量,“股灾期间,光是迎接监管机构检查,就经历了八九轮,在这么困难的时候,银熙的表现可谓坚韧不拔。”
“在如此惨烈的市场环境下,最终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和影响,而且我们的系统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夯实和提升。”李银熙总结到。
老骥伏枥传承有序
“我喜欢有才华又勤奋的年轻人,有机会就带着,手把手地教。”在外贸信托 ,李银熙爱才惜才、善于带团队是出了名的。
以卫濛濛为例,通过校招进入公司理财中心,李银熙发现她在证券方面有天赋,就有意识地提供这方面业务机会。经过近10年的培养,如今,三十出头的卫濛濛已成为公司证券信托方面的领军人物。
2011年,作为股指期货专业人才,张坚加入外贸信托后发现,实际的工作内容和预期相去甚远,一度迷茫彷徨,“李总多次找我谈心,讲明公司的战略规划,指出我个人成长的空间,她是一个和蔼忠厚、没有私利的人,对她的话,我很信服。”找到奋斗方向的张坚,结合丰富的从业经验,很快成长起来,目前他是证券信托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投资部经理。
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兼任家族财富管理部经理朱闵铭2012年初从职能部门调到金融市场总部时,曾经犹豫徘徊,但经过3年努力,在创新业务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并找到了自己特别钟爱的事业。“家族信托这种创新业务,当期没有盈利,但李总很关心,她经常过问并且鼓励我,多次参加我们和客户、合作伙伴的沟通交流活动,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用了10个月就把这项业务研发出来了。”如今,信托公司纷纷转型家族信托业务,而外贸信托在这一领域已雄踞榜首。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在她带领的团队中,来自校园招聘的学生里成长为外贸信托公司级领导和事业部级领导的已有数名,成长为部门级负责人的不计其数。2016年李银熙又将兼职7年的金融市场总部总经理的担子交到了培养多年的王晓丽手中,使年轻有才华和拼搏精神的新生力量挑起了战略深化细化阶段同业金融板块战略实施的重担。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李银熙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她的可贵之处在于:23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务实工作,跟随公司成长、发展;23年如一日,砥砺前行、披荆斩棘,推动业务拓展、升级。李银熙把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化,奉献给了外贸信托,同时也把坚定落实公司战略、长期保持高度敬业的职业精神融入了公司文化。
作者 胡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