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洪娥,是中化集团下属沈阳化工研究院化工新材料研究所的一名女工程师。2002年,她来到沈阳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便留在了这里。十多年来,她经历了从学生到科技工作者的转变,经历了从单身到母亲的转变,唯一不变的,是她将对事业的忠诚、热爱与责任,都倾注于科研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上,付诸于每一个项目课题的每次实验中。
废寝忘食 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谁要是害怕走崎岖的山路,谁就只能永远留在山脚下”。作为化工工作者,她深知化工领域除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操作来解决遇到的各类科研难题。 面对挑战,她总是迎难而上。面对失败,她总是毫不气馁,一遍又一遍地继续试验。在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为了更快地积累经验,付洪娥经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周六、周日也基本都在实验室度过。这样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研究生毕业仅一年,她就独立完成了棉用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的结构筛选和工艺优化的实验室工作,该项目后来顺利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成本却大幅降低,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在一次重要课题攻关中,有一个关键环节是硝基物还原反应,其中催化剂非常容易发生中毒失活现象。经过多次实验,付洪娥尝试了多家厂商的催化剂,都达不到理想效果,实验一下子陷入困境。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付洪娥提出要自己制作催化剂。说干就干,她尝试配备并使用了30余种催化剂,每一种催化剂用正交实验法找出该类催化剂的最佳使用条件,而这需要对每一种催化剂进行几十次的试验。有时为防止催化剂失效,就得连续做试验,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经过反复尝试,付洪娥终于研究出达到实验效果、匹配性非常高的催化剂,原料成本大幅降低,而她也从中获取了更多精细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一丝不苟 绝知此事要躬行
“小付做事仔细,想得全面,她肯吃苦,能力提高很快,这么年轻就已承担国家项目和集团项目,很难得。”沈阳院化工新材料研究所刘冬雪教授介绍说。正如刘教授所说,付洪娥不仅能吃苦,还一直坚持认真、求实的治学态度。
十年里不少于7000次的实验;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完成项目攻关,她曾经连续十几个小时坚持在实验工作台……这些都是她一丝不苟的最好注脚。
2008年,付洪娥来到一个厂家,当时转让项目正在进行中试试生产。通常,作为技术人员的付洪娥只需在一旁指导工人操作即可,但由于中试设备不是十分完善,反应釜内具有强催泪作用的化工原料,即使在车间排风开启的状态下,车间内仍弥漫着反应所释放出来的氯化氢,工人投料完毕,在反应稳定后就都跑到车间大门口躲避。为了取得第一手的资料,付洪娥不顾试生产环境艰苦,亲自取样测定PH值。常常是她在车间里工作一天后,眼睛已被熏得睁不开。
每次做课题前,她总是认真查阅资料。付洪娥认为,“对相关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并对市场上同类或相同产品的成本、收率、市场容量等指标的充分调查对科研项目至关重要,这对路线的选择及具体的实验操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工作中,她也正是这么做的。打开付洪娥的实验记录本,实验记录条理清楚,对实验的细节、标注性的记录多而详细,实验出现的小差错、发现的问题、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实验小节等均详尽可查。
正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让她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在2010年国家“十二五”攻关项目的申报中,当时还是工程师的付洪娥,却承担了一般由高级工程师承担的课题研究,作为专题负责人,参加到课题的申报研发工作中。
身为人母 为女儿树立好榜样
母亲这个常人眼里最普通最平凡的角色,也许正是最难诠释的角色。2007年女儿降生,由于课题组任务重,正在哺乳期的付洪娥,舍弃了照料孩子的假期,提前终止休假。2009年承担集团资助课题时,为了抓紧完成任务,她征得丈夫的同意,将孩子送回吉林老家照看,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如今,乖巧的女儿已长到5岁多,对于心底那份深深的亏欠,付洪娥只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理解。付洪娥曾说过:“自己努力工作,也会让女儿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她会有一个正面的影响。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所承担的每个课题都能够产业化,看着应用自己开发的新技术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有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正是凭借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个人的努力,她负责的项目荣获了2012年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石油与化学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她也被评为2009年、2010年度沈阳院“先进个人”、2010年沈阳院“巾帼创业绩先进个人”。
在广阔的科研舞台上,付洪娥用自己默默的行动,诠释了科研工作者对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她用艰苦探索与不懈努力,让青春的精彩绽放在科研岗位上,演绎出一段又一段华彩的乐章。
作者:李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