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种公司 晁逢春
作为一名生产技术人员,我通过学习精益管理思想,参与精益管理实施,一方面提高了对精益思想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通过亲身实践,切实感受到了精益管理对企业管理改善、提高效益方面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
精益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思想。精益管理来源于精益生产,但很多企业在实行精益管理时,认为运用了“5S”或者“6S”就是实行了精益管理,机械理解导致在最后实施过程中使精益管理成为一种简单意义上的“大扫除”运动。
从精益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核心就是紧紧围绕着“消灭一切浪费”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精益管理思想从本质上要求生产、管理过程的标准化和顺畅化。精益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地、物的明朗化”和“人的规范化”,也就是有一个“标准作业”,使生产、管理过程有“标”可循、有“章”可遵,保证生产、管理顺利进行。
结合工作实际,在种子的生产过程中,我们最头疼的是每个技术人员对技术的理解不同,这导致每个阶段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同。比如,对叶片数的理解,有的技术员把不完全叶计算在叶片数里面,有的技术员则不计算,导致在不同叶龄时期采取的技术措施如施肥、打药时间不尽相同,影响了植株营养的供给和病虫害的及时防治。实行精益管理以来,我们对每个技术环节、技术标准、技术措施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了共识,并最终形成了一套标准。这样一来,技术员不用再为技术标准、措施进行争论,不用再为何时该做什么事情头疼,保障了整个种子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提高了制种质量。
对精益管理不断消除浪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本质,通过亲本种子播种的具体工作实践,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以往亲本种子播种,不论新种子还是陈种子,都是按习惯的量进行播种。但由于新种子发芽率较高,按既定量播,最后培养出的基本苗往往超过制种大田的实际需要,造成浪费;如果是陈种子,因发芽率低,培养出的基本苗有时又不能满足制种大田的实际需求,影响制种产量。实施精益管理后,我们在梳理工作流程中发现这是一个很大问题,决定改进。也就是在播种前,通过测定亲本种子的发芽率,根据大田需求苗数来确定实际播种量。这样一来,既避免了种子的浪费,又保证了大田生产的需要。通过精益方法改善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该说,如果不是公司推行精益管理,恐怕这样一个在以前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很难被发现,浪费也就不可能减少和杜绝。
随着精益管理的推行,一些问题不断得到改善,这使得显而易见的改善项目会越来越少,而更深层次需要改进的项目则会越来越难发现,要想实现持续改进,尽可能地消除浪费,还必须培养改善意识和不满足于现状的心态。因为只有时刻想着消灭浪费,时刻想着持续改进,才能发现更多的改善点,不断地促进发展,实现精益目标。
因此,在实施精益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创造一个不断发现问题、鼓励创新的环境。发现问题是实现改进的前提,鼓励创新才能尽可能发现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改进的质的飞跃。目前,集团公司上上下下都在努力创造一个不断发现问题、鼓励创新的环境,这在客观上为推行精益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了精益管理的持续进行。
精益管理的确是一个先进的思想,不但对工作,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改善和提高自我,也都是有益的。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每个员工都能时刻想着哪里还不够精益,哪里还存在浪费,哪里还不够高效,时刻绷紧这样的弦,不断发现问题,改善工作,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谋划美好职业未来,并在建设精益企业征程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