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杨萌: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2.1%,在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同比增长14.8%,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85.2%。作为“十四五”开局的今年,如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本报记者 杜雨萌
见习记者 杨 洁
去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投资稳步增长。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得以进一步凸显,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是我国补链和强链的重要举措,可以说意义重大。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互动性与日俱增
3月18日,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持续增长,承包工程稳步推进。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占同期总额的19.9%,较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104.9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占同期总额的57.5%。与此同时,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外包执行额达119.9亿元,同比增长85.2%。
另据商务部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前2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7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5%(折合260.7亿美元,同比增长34.2%;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欧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6.2%、28.1%、31.5%(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从数据上看,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欧盟等纷纷来华投资,充分表明我国已成为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和‘避风港’,外商在我国的投资预期信心在持续向好。”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潜力巨大、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这些都是吸引外资的优势所在。而随着外资持续进入中国市场,其不仅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同时也能带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堪称双赢的局面。
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在1月29日商务部专题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球产业链的布局基本上是按照各国的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来形成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互补性较好,通过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既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又能带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除此之外,亦能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
如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情况来看,昨日,记者从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获悉,今年3月9日,中化集团下属企业中化国际位于泰国的聚合物添加剂工厂经过一年的建设,其产品交付生产线联调联试已达到设计指标,且首批产品顺利下线,这标志着该项目成功填补了东南亚国家橡胶防老剂生产的空白。据悉,该工厂是由中化国际下属圣奥化学泰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奥泰国)作为运营主体。
圣奥泰国总经理武历保表示,泰国工厂首批产品成功下线,是圣奥化学海外战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这有助于提高公司全球化供应的稳定性,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巩固其全球行业领先地位。
创新投资合作
“上榜”商务部重点工作清单
当前,随着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如何更加高质量地发展,显然已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譬如,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胡麒牧看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共建项目经济效益要有所提升;其次,是共建项目能够为当地带来社会效益;再者,共建项目要在合作方式上有所创新;最后,是相关企业的国际化运营管理水平也要有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谈及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时称,商务部今年将重点抓四方面工作:一是提升贸易质量;二是创新投资合作;三是打造平台载体;四是加强机制建设。其中,在创新投资合作方面,除了明确“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实施一批惠民生的援外项目,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外,还特别提到“要吸引更多的共建国家企业来华投资,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一带一路”商学院联盟智库产业发展部主任仇文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全球疫情影响,很多国家都意识到构建更加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性。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合作国家共建互利共赢的“三链”,是中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第三方合作的良好契机,也是在基础建设之后,下一轮深化经贸和产能合作的开始,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