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站友”我的站

文/

任奕纯 中化石油山东有限公司 管理培训生

曾经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惯坐图书馆清静一隅的学生,翻阅过皇皇巨典,却读不懂劳动者的沧桑脸庞。现在的我,总算明白了些许生活的艰辛

若干年后,回想起往日在油站工作的时光,你会忆起什么?

我想,我的印象类似于一系列蒙太奇镜头:清早值班时,见到山影中透出的第一缕天光;从便利店的玻璃墙望去时,车辆川流不息的黑龙江中路;开业大促时,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却井然有序的热闹场景;厨房常有的清汤挂面加卤蛋,和偶尔出现的小鸡炖蘑菇;夜班人员深度清洁完毕后,干净整齐的各个区块空间;装潢簇新的油站,醒目亮眼的蓝烧瓶LOGO,设计新颖、做工精细的碧蓝工服……

更多的则是人:深黛苍穹下,二人一组检查油机、茕茕夜巡的背影;灼灼烈日下,手提油枪穿梭于车队中汗流浃背的身影;凛冽寒风中,麻利地“爬梯”至罐车顶部查验油品是否卸净的矫健侧影;倾听顾客诉求时,因专注而微蹙的眉头;遇到喜欢货比三家的顾客,详细介绍中化石油油品质量时真诚的目光;忙碌过后,围坐于饭桌旁,促膝长谈、言笑晏晏的面容……

镜头中的主角正是我的同事们,是我的“站友”。有这一群风趣幽默、开朗乐观、热心团结的站友相伴,我的油站生活苦并快乐着、累并充实着。

而这部刻于脑海中的映画,又怎能少得了老顾客的友情客串?由其参演的每一场戏,都讲述着他们与黑龙江路加油站之间的独特故事。随手拈来两幕场景:面包车司机刘师傅,是我站的老朋友。他每次风尘仆仆地来到油站,一开口,就会用浓浓的鲁西口音问道:“那个高个儿帅小伙儿呢?”问罢,总是咧嘴一笑:“哎呀,你们站上的小伙儿人真好,可热心啦!”这位司机师傅夸赞的人,正是我站的管培生朱凌晓。凌晓待人亲和、很有耐心,总能设身处地替顾客着想。刘师傅不会使用微信扫码办理电子会员,凌晓就手把手帮他完成注册流程;不会使用会员积分,凌晓就不厌其烦地向他解说具体用法。如此以礼以诚相待,使刘师傅变成了我站的忠实顾客。

其实,不单是凌晓,黑龙江路站钟灵毓秀,站上巾帼须眉个个都是和煦小太阳,将“星级服务”演绎成宾至如归的暖心体验:国庆前夕的周五晚七时,前来加油的车辆络绎不绝,进店支付的顾客熙熙攘攘。正当我招呼顾客排队结账以减少整体等候时间时,收银台前出现了一张西方面孔。他说了一句蹩脚的“你好”之后,便开始用英文解释说:他的电动自行车骑到半路没电了,特来询问可否帮他把电瓶充电,且补充道他愿意付这笔电费。当班主管任心月、杜潇瑀二人听闻后,热心地为这位先生提供帮助,指引其到安全区域停车充电,并对他说:“It’s for free(我们免费为您充电)”。这位先生对两位暖男连连道谢、频频点赞。把客人送走后,心月说道:“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就是这么热情真诚。咱呀,不收他的钱。”大家闻之,皆开怀大笑。

诚然,我的记忆中不仅有影像、有声音,更有味道、有感触、有体悟。

说到味道,2017年在站上提前过中秋的那顿饺子可真难忘:十几个人包得热闹、吃得也热闹。此外,每当泽宇和杨琨买菜回来,站友们纷纷跃跃欲试,烹制出一道道令人拍案叫绝的菜肴:兆玺煮的五香花生、宫燕姐摊的葱油蛋饼、韩晓滨打的番茄蛋花汤、覃融江炸的南瓜饼、杜潇瑀炒的油条青椒、任心月烩的土豆肉丁臊子面、李方健熬的拔丝地瓜、庞嗣同烧的洋葱爆肉、田韶旭卤的茶叶蛋……简言之,这些料理即是“舌尖上的黑龙江路站”。

感触最深的却是两件事:一是八月十二日,正值开业前紧锣密鼓的筹备期,清晨四点多,我被“哐哐哐”的响声吵醒。出宿舍一看,原来是当时驻站的四位管培生同事正在卸整箱的玻璃水。他们一边卸货,一边把箱子码得整整齐齐。沉重的货箱磨破了手臂,如雨的汗水浸透了衣衫,他们相互鼓劲,坚持将四百箱玻璃水全部卸完。这般精神勉励着我:要把嫌脏、惮烦、怕累的玻璃心,换成挽起袖子实干的行动力;二是霜降那天傍晚,紫金落霞的映照下,车水马龙的前庭显得格外温馨,站友们洪亮热忱的招呼顾客声清晰入耳……此时的他们,周身洋溢着温暖平实的光芒。我看着这日渐谙熟的情景,一瞬间恍如隔世:曾经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惯坐图书馆清静一隅的学生,翻阅过皇皇巨典,却读不懂劳动者的沧桑脸庞;轻而易举地享用着物质供给,却鲜少念及这一条条供应链上劳作者的胼手胝足。现在的我,总算明白了些许生活的艰辛。

这就是我的“站友”我的站。如果说油站是一块精耕良培的土壤,那么我们这班管培生新兵,就如同一株株幼苗,在这片土壤上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浏览: 564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