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封面
  • 杂志目录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浏览情况
  • 往日期刊
  • 主办
    中化集团办公室
    总编辑
    阳世昊
    副总编辑
    郭凤琳
    编辑
    苏 静 梁晓亮
    刘 昕 贾宁远
    设计统筹
    王向东
    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中座1116室
    电话
    010-59568487
    010-59568098
    传真
    010-59568890
    邮箱
    发送对象
    公司员工
    印刷单位
    京平诚乾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日期
    2021年03月10日
    印数
    10300册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请与《新中化》编辑部联系

打造创新型企业大学

文/

浦 江

GROWTH学院将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底色,与公司同频发展,做实人才队伍培养,做宽价值创造界面,助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构建与创新事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供应链

浦江
化工事业部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GROWTH学院常务副院长

当前,化工事业部正在全力打造“创新型的精细化工领先企业”,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战略推进进入攻坚期,各项工作都对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GROWTH学院作为化工事业部的企业大学,近年来坚持与公司战略转型同步,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创新,把解决实际需求作为抓手,不断丰富和拓展企业大学的内涵和外延。

深耕人才培养,练好内功

GROWTH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16年7月揭牌成立,化工事业部总裁刘红生兼任学院院长,人力资源部负责日常运营和维护,化工事业部各单位、各部门、各条线广泛参与。GROWTH的字面意思是“成长”,结合其首字母代表的含义,传递的是“企业与员工共享成长”的理念。

学院致力于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师资、品牌和运营模式,通过近5年的摸索,逐步建立起自主培养的核心能力。

一是夯实基础,建立矩阵式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化工事业部的产业特点,学院建立起横向分层级、纵向分专业的矩阵式培养体系,实现从新员工到资深从业者,从基层蓝领工人到公司关键岗位的全覆盖、全方位、全系列的实效性培养项目与课程,为广大干部员工提供渐进式的充电赋能。

比如,面对战略转型及产业化人才紧缺、后备干部储备深度不足的问题,学院推出“精彩计划”,围绕深化管理创新意识、强化战略思维、塑造个人领导力三大领域,结合事业部当期管理热点,设计了大咖讲堂、360测评、变革创新行动学习、最佳实践萃取等培养方式,邀请事业部10余位高层管理者带班分享战略解码、科技创新、产业运营、企业价值管理、有感领导、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并购整合等经营话题。

GROWTH释义

再比如,学院联合公司运营管理条线,致力于解决一线运营人才紧缺的问题,对标霍尼韦尔,开展SES(Sinochem Fine Chemical Excellence Operation System,卓越运营)倡导者培训、SES总监培养班、SES主任管理师培养班、SES网络课堂。其中,SES总监人才培养班还获得 了2019年度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优秀管理类培训项目”称号。

二是内外并举,培育和吸引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坚持“自己的大学自己办”,利用好现有员工资源,通过内训师“海选”,选拔并组建内部讲师队伍。围绕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激励建立配套制度,形成讲师闭环管理体系。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内训师们主动出击,自主开发线上课程,获得近10万次点击量。同时,学院与外部的商学院、培训咨询机构、高校开展深层次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比如,与华理商学院挂牌成立“中化国际——华理商学院团队行动学习研究中心”,共享智力资源,推动团队学习实践案例的研究与教学。

三是上下联动,形成分层分类培养管理机制。学院积极响应集团创新管理学院的要求,通过为重点项目输送力量、承办培养班次等形式加深互动互联。

2019年,学院承办 了“中化集团第二期创新方式培训班(TRIZ班)”,并在化工事业部重点在研项目中推动应用。参训团队将课题演练与自身科技攻关相结合,在后续的研发过程中共计产生7项专利。其中,扬农集团课题组训后参赛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获得总决赛一等奖。

同时,学院与下属经营单位形成分层管理与区域协同培养机制,其中学院侧重关键岗位、高潜后备及青年骨干培养;经营单位则结合各自产业特点,发挥地域优势及资源优势,开展一线人才、技术蓝领的培养孵化。

化工事业部IPD联合训战营

多年来,学院与各经营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横向交流协同。一是搭平台,牵头组织下属实业单位生产技术人员互为带教与双向交流;二是做示范,为中化河北领导班子与核心管理团队量身定制“淬剑班”中高层人才培养班并送课上门,形成总部与区域人才培养传承有序、互为支撑的格局。

未来,学院将围绕事业部三大一体化产业基地,在聊城、连云港、宁夏分别成立战地学校,并与地方高校在产、学、研、用融合领域深入互动,充实产业一线属地化人才培养能力。

激发组织活力,助推变革转型

近几年,学院在持续做好人才培养和发展等工作基础上,将关注点融合到化工事业部的组织变革转型中来,伴随公司每一次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决定,学院都会策划组织高层决策讨论会议,逐渐成为事业部变革转型的有力推手。

一是推动变革转型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事业部产业转型初期,学院主导实施事业部创新研讨会,第一时间导入宁高宁董事长提出的“科学至上”理念,凝聚高层决策管理团队达成深改转型共识、共谋落地路径与举措。

不久后,事业部深改全面启动,学院组织举办“深改总动员”,由化工事业部总裁刘红生向全体员工发布本轮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的目标和重要举措。学院同步与办公室联合策划推出“面对面”高端视频访谈栏目,直击深改热点,邀请深改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的公司高管和主要负责人走到镜头前,向全体员工介绍深改工作的进展与成果,创建及时、公开、有效的变革沟通环境。

二是从管理流程和班子建设入手,扎实推进组织能力建设。事业部产业转型进入关键阶段,面对项目激增、产品开发周期长难度大、跨部门资源协调增多的情况,学院以“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和质量,提高项目成功率”为目标,导入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理念,提出市场与技术双轮驱动、重量级团队、重塑产品开发流程优化机制,促使各单位各部门展开队形,进入战斗序列。

期间,学院举办 了“化工事业部IPD联合训战营”,开展多场针对下属经营单位、不同层次员工的IPD宣贯松土培训;牵头事业部总部及BU近40场IPD深度落地研讨;组织系统内外9次标杆企业参访交流;引入外脑支持IPD项目落地咨询,并推动2家新业务BU启动IPD试点。

事业部自成立以来,陆续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组建了新能源、膜科技、轻量化材料、芳纶、正极材料5个BU。针对新业务团队组建时间短、管理有挑战的情况,学院策划组织“新业务团队有效性提升项目”,对5家新业务BU的领导团队开展360测评,组织收集内部对领导团队的综合反馈。

学院组织“新业务领导团队有效性研讨”,找出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并跟进落实。同时,针对新业务一把手,提供一对一教练辅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促进对领导团队能力建设的反思,做到知人善任。

三是强化创新导向,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事业部产业转型的每一次关键突破,都离不开员工和团队的高度参与。为此,学院用发现的眼光做好记录者,组织事业部“年度评优表彰”,加大创新类奖项设置,选树标杆示范团队,并与办公室条线策划推出“榜样的力量”官微栏目,以最佳实践、微电影纪录片形式宣传、推广榜样团队与员工的落地经验和创新精神。学院配套采编的《创新案例集》,对创业先锋人物、创业优秀团队、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各领域最佳实践开展立体宣贯。学院还计划开展事业部产业转型典型案例与得失经验总结,组织“创新讲堂”动员等活动,持续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激发组织的创新动能,打好转型改革攻坚战。

探索管理输出,升级品牌与服务

在满足公司内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学院积极探索自身品牌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根据自己的特色与专长,拓展内外部客户资源,做好产品和服务,加深战略合作,与合作伙伴共享成长。

团队学习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思考和工作方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管理上发挥 了重要推动作用。学院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市场需求,并与自身能力相结合,以中化团队学习法为拳头产品,探索对外输出。

学院与金茂长沙、南通星辰、泰禾集团、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等20余家内外部客户签约,提供项目制培训服务并探索收费模式。试行以来,学院的服务项目得到了内外部客户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反馈,进一步传播推广 了中化“科学至上”理念,提升品牌影响力。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的同时,也积极发挥公司文化交流窗口的作用,组织互访参观交流、合作办学等活动,与华为、霍尼韦尔、海康威视、中集集团、万华化学等多家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及标杆企业加强互动。

创新的企业需要创新的文化。GROWTH学院将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底色,与公司同频发展,做实人才队伍培养,做宽价值创造界面,助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构建与创新事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供应链。

浏览: 2519 次